聚变能纳入“十五五”发展蓝图 产学研各方共推产业破局
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日前介绍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推动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、氢能和核聚变能、脑机接口、具身智能、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这些产业蓄势发力,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
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日前介绍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推动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、氢能和核聚变能、脑机接口、具身智能、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这些产业蓄势发力,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
最近A股有个板块彻底火了——核聚变概念单月最高涨38%,西部超导、国光电气这些公司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,甚至有企业半年净利润暴涨567%。但身边不少朋友在纠结:这到底是“人造太阳”要成真了,还是又一场概念炒作?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8年的老散户,我结合最新政策、订单
国光 订单 核聚变 国家原子能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 2025-10-28 00:35 1
2025年10月刚发布的《十五五规划新蓝图:可控核聚变与量子科技的崛起》明确将可控核聚变列为“国家重大科技专项”,目标2030年前实现工程验证堆商业化突破。紧接着,9月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》首次将“聚变”入法,从法律层面明确支持其科研与开发,自202
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表示,聚变能技术正在从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和商业应用的目标加速迈进。近年来,中国先后发布相关政策文件,将可控核聚变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、推进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,前瞻部署聚变能等未来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。
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表示,聚变能技术正在从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和商业应用的目标加速迈进。近年来,中国先后发布相关政策文件,将可控核聚变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、推进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,前瞻部署聚变能等未来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。
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表示,聚变能技术正在从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和商业应用的目标加速迈进。近年来,中国先后发布相关政策文件,将可控核聚变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、推进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,前瞻部署聚变能等未来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。
图①:新一代人造太阳“中国环流三号”。 中核集团供图 图②: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“东方超环”。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图③: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主机杜瓦底座进行落位安装。 徐旻昊摄(人民视觉) 图④: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“夸父”八分之一真空室
图①:新一代人造太阳“中国环流三号”。 中核集团供图 图②: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“东方超环”。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图③: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主机杜瓦底座进行落位安装。 徐旻昊摄(人民视觉) 图④: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“夸父”八分之一真空室
作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发展方向,聚变能与裂变能相比,具有能量密度大、原料资源丰富、放射性污染低、固有安全性好等优势,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。
为践行四大全球倡议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10月14日,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四川省人民政府、国际原子能机构,在四川省成都市主办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
9月17日,黄河之畔的兰州迎来核科技界的年度盛会,中国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此隆重开幕。这场由中国核学会主办、兰州大学承办的大会,以“以核科技新质生产力,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恰逢2025年核工业创建70周年、兰州大学建校116周年的历史节点交相呼应
第69届大会1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。大会期间,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“核美家园:中国核能发展成就”专题展览,吸引众多关注。